Wednesday, February 18, 2015

助人 ∞ 助己_《青 年 空 間》028


做訪問其中一個好玩的地方,係諗到個自以為好型的標題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在一些眼中,「義工」或許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,與其花費時間幫忙毫不相識的陌生人,不如留點時間先照顧好自己的學業。但義務工作,就像在山上扯開喉嚨放聲大叫,然後總有一波又一波的回音從遠傳回來。兩位去年奪得香港青年協會「活得出色—青年義工嘉許計劃」的大男孩,就有這樣的經歷,發現助人,原來也在助己。



生活可以有更多可能
李星衡(星星),他在成長學習路上,一直循著傳統方式前進,進了大學,進了機械工程系,前路看似順利,但星星卻覺得迷茫,不知道學習所為何事,「曾經以為成績好便代表一切,讀書便是惟一的出路。後來參與了大會莊會,莊會活動為被動的我帶來很大的衝擊,然後開始思考生活的意義。」

來自單親家庭的星星,自小便體驗到甚麼是「輸在起跑線」。「小時候想學唱歌,但因為家庭的經濟狀況而未能如願,我沒有問,但我知道。」後來星星在社區中心為小學生義務補習時,眼見同年級的學生,但語文水平卻相差甚遠,激發了星星想幫助有需要的小孩的想法,「雖然說補習並不是必須,但若然是因家庭經濟的原因,小孩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而失去學習的機會,這是十分不公平。」小時候的境況影響星星甚深,故此他不希望家庭的缺失令小孩沒有足夠扶持。「做義工時接觸到夜青,初時以為他們是頑皮、貪玩,才『讀唔成書』,但現在明白,背後還有很多原因。」因為身同感受,令星星繼續參與不同的義工服務,希望憑自己小小的力量,幫助他們發揮潛能。

「我發現原來一個飯盒被某些人來說,是那麼重要,我更發現原來自己擁有的,已比很多人富有。」完成工程系課程後,星星轉到社會工作系繼續攻讀碩士課程,希望未來能服務有需要的家庭與小孩,透過自己的經歷感動別人,分享自己所擁有的。


實際付出與無形回饋
萬浩暉(Ronald),他在中學時是一名冷漠的「怕醜仔」,性格內向之餘,思想亦很負面,「以前覺得義務工作都是既虛偽又沒有實質價值,甚至認為參加的同學都不過是在『扮乖仔』。」這種偏執的想法令Ronald不能融入群體:「那種感覺很難說明,不是溝通不來,但就是與身體的同學格格不入。」

升上大學後,每天循著一樣的規律生活,Ronald忽然對規律穩定的生活產生疑問:「每天上學、讀書,到街上拍一些巴士的照片,突然覺得很苦悶,不想再這樣千篇一律的生活。」然後Ronald走到住區附近的農圃道青年空間,參加了第一次義工服務,首次踏出自己的安舒區。「第一次的工作是帶一群小孩遊覽九龍城區,因為我自小住在九龍城,對它比較熟悉。當小孩津津有味地聽我講解地區故事時,才發現我也有其他價值。」當看到小孩專注聆聽的表情,Ronald不自覺地受到感染,亦愛上在付出時獲得的正能量。

這種正能量,亦為他的生活帶來正面影響:「因為不懂與人相處,在大學與同學進行Group Project時會產生很多不必的誤解。但原來當我嘗試付出多一點點、在別人的立場思考,過程會變得順暢,心情也會變得輕鬆。」義務工作無形地改善了Ronald的溝通技巧,甚至在踏入社會後,在工作上也得到無形的幫助。



義工就是這麼奇妙,助人還是助己?這些無心之得,是星星和Ronald在參與義務工作前沒有想到的。



interviewee:Ronald,星星 / text:Sttail Li / photo:Johnson / Illustration: Beckie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