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前看了《交響情人夢》,然後完成這個訪問後,深深體驗到古典音樂對一個人的氣質有多大的影響。如果將來我咁睇唔開會生bb,再窮都要送佢去學古典音樂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在偌大的練習室裡,團員們輕鬆又專注的站到所屬的聲部。用鐵製的音叉往頭頂輕輕一敲,然後放在耳門旁的軟骨,細聽從銀鐵共嗚出那微小卻堅定的「A」音。調節好音準後,便開始一連串的練習,準備即將開始的「香港旋律十周年音樂會」。
香港青年協會香港旋律(Hong Kong Melody Makers,下稱MM),這支無伴奏合唱團今年踏入十周年,除了一如以往的國際交流外,還特別舉行了一場十周年音樂會,回顧過往十年的經典歌曲,包括結合了古典和中國文學的「遊子吟」、充滿香港人回憶的「奮鬥」、「獅子山下」組曲。而加入香港旋律剛一年的楊松頴(阿蟲)、何施緯(Jaime )、賈亦勤(Karen)亦有幸參與其中。
1+1=1
‘’a cappella’’是「無伴奏合唱」的意大利語,意即「沒有樂器伴奏的純人聲合唱」。與聲勢浩大的合唱團不同,一支a capella團隊由4人至10多人組成,每人獨立負責一個聲部,如高、中、低音、人聲敲擊,演唱時各人手持一支咪高風,故每一把聲音都會經由喇叭清晰地傳到觀眾耳中,不會有混水摸魚或濫竽充數的情況。MM每一位成員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狀態,為了達至水準一致,正式練習前的磨合便十分重要,阿蟲簡單地描述這個過程:「每人都會有口音或懶音,即便是『啊』亦有不同的讀法,造成聲音上有差別,所以除了讀譜外,我們還會有讀字練習。」
對三人來說,歌唱不是新鮮事,皆因他們在中學時期已有不少參與合唱團的經驗,但加入MM後,仍遇上不少新挑戰。Karen和Jaime首先遇上的困難,是唱腔的調整。「在加入MM前比較多接觸的是流行曲,所以不懂唱古典風格的歌,但團員都很用心地幫我調節。」Jaime分享她在剛加入時間的困難。在別人眼中,唱腔不同可能只是小事,a在A capella團隊中,「一致的和諧」卻是異常的重要。
活音符 跳出五線譜
除了聲音,動作也是a capella一個重要的組成部份,而阿蟲當初亦是被這獨特的元素吸引,「第一次接觸MM流行曲音會時,覺得它與傳統合唱團很不同,感覺很活躍、很年青。」為了表達不同的情緒和更立體地詮釋歌曲的意思,團員在表演時都會以不同的編舞來配合,而這些動作,或許來自指揮、音樂總監,又或是團員,Karen就是其中一個,「有些團員樂理較佳,便會幫忙教導演唱,而我本身的工作是涉及戲劇和跳舞,便會幫助改善團員的肢體表達。」在一個a cappella組合中,每人都是獨特且重要。
「除了自己的聲部外,還要學會聆聽別人的聲音,a capella不是大聲、突出就好聽,而是講求合作的音樂表演。」Karen笑說通過體驗這種「和諧」的感覺,讓自己的性格都變得溫文內斂。看來這不單止是一個單純的舞台表演,而是一個與生活互相交流和融合的媒介。
香港青年協會近年積極邀請世界各地的無伴奏合唱隊來港交流演出,阿蟲指出,因為音樂,擴闊了他對世界的認識,「a capella不是一個純粹接收音樂的過程,透過分享和合作,可以了解不同的曲風、唱腔、舞蹈背後的民俗文化涵意。」看似簡單的a capella,背後蘊含著豐富的內涵,舞台上每一顆音符,每一個動作,每一首歌,都是由每一位成員用心雕㙇而成。
interviewee:楊松頴 何施緯 賈亦勤 / text:Sttail Li / photo:Johnson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