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February 18, 2015

A for A Cappella


早前看了《交響情人夢》,然後完成這個訪問後,深深體驗到古典音樂對一個人的氣質有多大的影響。如果將來我咁睇唔開會生bb,再窮都要送佢去學古典音樂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在偌大的練習室裡,團員們輕鬆又專注的站到所屬的聲部。用鐵製的音叉往頭頂輕輕一敲,然後放在耳門旁的軟骨,細聽從銀鐵共嗚出那微小卻堅定的「A」音。調節好音準後,便開始一連串的練習,準備即將開始的「香港旋律十周年音樂會」。

香港青年協會香港旋律(Hong Kong Melody Makers,下稱MM),這支無伴奏合唱團今年踏入十周年,除了一如以往的國際交流外,還特別舉行了一場十周年音樂會,回顧過往十年的經典歌曲,包括結合了古典和中國文學的「遊子吟」、充滿香港人回憶的「奮鬥」、「獅子山下」組曲。而加入香港旋律剛一年的楊松頴(阿蟲)、何施緯(Jaime )、賈亦勤(Karen)亦有幸參與其中。

助人 ∞ 助己_《青 年 空 間》028


做訪問其中一個好玩的地方,係諗到個自以為好型的標題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在一些眼中,「義工」或許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,與其花費時間幫忙毫不相識的陌生人,不如留點時間先照顧好自己的學業。但義務工作,就像在山上扯開喉嚨放聲大叫,然後總有一波又一波的回音從遠傳回來。兩位去年奪得香港青年協會「活得出色—青年義工嘉許計劃」的大男孩,就有這樣的經歷,發現助人,原來也在助己。

薄冰隔膜_《青 年 空 間》028



第二次跟外籍人仕做的訪問,言談間雖然Jeff語氣輕鬆,但仍感受當日被排斥的痛苦。其實膚色上的差別,又有甚麼問題呢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「香港,亞洲國際都會。」一句耳熟能詳的宣傳句子,把這彈丸之地塑造為一個融和多元文化,更是一個充滿希望、機會的大舞台。但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裔Jeffrey Andrews,從成長至踏出社會,卻切身地感受到那不過是一句泛於表面的口號。Jeffrey作為首批南亞裔社工,認為自己有一份使命,打破港人和少數族裔間的那一層薄冰。

Saturday, February 7, 2015

霓虹的淘汰與再生





撰文:Sttail Li
原文刊於香港經濟日報副刊版,2015-02-07
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招牌,讓香港成為繁榮艷麗的「東方之珠」,然而卻備受環保團體批評,隨著較環保和廉價的Led燈和燈箱出現,為霓虹燈市場帶來迎面痛擊,加上建築條例的限制、市場經濟不景,令霓虹工業無可避免地走向被淘汰的位置。這一支支在香港歷史或港人回憶裡都舉足輕重的玻璃管,是否從此要變成歷史?

Thursday, January 22, 2015

最難忘的禮物


有些回憶,不太特別,卻總不會忘掉。

初夏午後的陽光如+2ev,明媚但不刺眼,天空如被加進過多水份的藍色水彩,淡然而稀薄。天氣微涼,不止女同學,男同學也還穿著淺灰色的毛衣。女孩很喜歡這種淺灰色,把男同學都顯得很秀
氣。而女同學的校裙是淺藍色,卻要配上鮮紅色的毛衣,這種視覺衝擊讓她很難受。偶然在走廊上看見一些女同學明目張膽地套上淺灰色的毛衣,她只有羨慕。淺藍,淺灰,輕柔的藍天,女孩坐在課室,安靜的細賞這充滿日系情調的畫面。

Wednesday, January 14, 2015

敢試,敢做,創業基本步

/Interviewee:張超 麥泳豪 /  Text:Sttail Li / Photo:Harry Long / Illustration:Tang Kwong San
《青 年 空 間》027

「我要做老闆」,或許是很多年青人的夢想。彈性上班時間、不用看上司面色、自己作主,畫面看來十分美好。然而,一連串的困難把你從美夢中驚醒:沒有資金、沒有經驗……滿腹大計瞬間又胎死腹中,從想像中滿足過後,又繼續營役地當個打工仔。難道要創業,就永遠只得空想?張超(阿超)和麥泳豪(阿豪)中五畢業後,曾在壽司店、酒樓、西餐廳任職廚師,工作兩年後萌生創業大計,空想了三年,終於有所行動。去無,阿豪跟阿超回到家鄉雲南學習雲南菜,回港後創辦「豆花妹撈米線」,撈出一碗碗結會雲南風味與香港喜好的「豆花米線」。從2013年10月至今,由一個小念頭至現在擁有8間分店,是幸運嗎?


Friday, November 14, 2014

《援交≠愛》

這是我一次參與製作的短片,或者叫微電影